180-8293-3065
热门推荐

说话刺痛还“失声”,学会这招保养嗓子,比喝胖大海还管用

来源: | 编辑 : 大健康教育 | 时间 : 2021-07-14 | 207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说话刺痛还“失声”,学会这招保养嗓子,比喝胖大海还管用

我们如何"保养"自己的声音?

我们自己包括身边的人有很多都存在大量用声的情况,比如教师、律师、销售、企事业单位窗口工作人员等等这些职业,每天长达几个小时的说话,声音本就非常容易疲惫;再加上最近正值换季,气温变化大,很多人的声音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。干涩嘶哑、发声刺痛、一说话就口渴、甚至"失声",其实这些都是没有注意对声音的"保养"导致的。快来听听今天的名师解惑,比"胖大海"更管用。

保养声音的重点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;

●一是生活中的保养● 二是发声效率的提高

咱们先来说说大家最容易忽视的第二点,所谓提高发声效率,其实就是所谓的"科学发声"了。我们需要掌握科学发声注意事项,循序渐进获得较宽的音域和丰富的音色来应对不同的表达场景,同时切不可超出自己声音的承受范围用声或练声。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∶ 会用声的人用"利息",不会用声的人用"本钱"。

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发声效率,结合科学发声知识体系,我给大家提出"四忌"∶

一 忌音色过于明亮

音色过于明亮会极大加剧喉部的负担,咽喉声带容易发干、疼痛,发声时侯应保持喉部相对放松,就用我们平时最自然的音色即可。

二忌用声偏高或偏低

用声偏高易造成声带长时间紧张;用声偏低会使声音带有喉音色彩,归根结底也会造成声带紧张。所以,对音高的控制也要找到所谓"中声区"的概念。

三 忌过长时间过大音量

没有气息的支撑而加大音量,易造成喉部着力,俗称"拼嗓子";气息支撑下长时间大音量发声,也会加剧气流对声带的冲击摩擦,造成声带劳损,俗称"过劳嗓"。这些都超出了我们声音的"负荷"。所以,科学发声并不是说我们用上气息就万事大吉了,像播音员主持人这一类的有声语言从业者也不可能去无限制的用声;"省着用",才是声音保健的正解。

四 忌声音失控

所谓声音失控就是我们在情绪或者外力的驱使下,发出 了一些"不像是自己"的声音,如嘶喊、"变声"、"伪声"等等。严格意义上讲,剧烈咳嗽也都能够算做声音失控。在我们的声音承载力尚弱之时,某一次的声音失控都有可能对声音造成不可逆的损害。 这一点青少年尤其需要注意,特别是变声期的孩子们,嗓子倒了可是一辈子的事! 正在听这条音频的爸爸妈妈们不妨告诉您的孩子——好好说话! 不要大喊大叫,不要刻意去学那些游戏、动漫人物的声音,更不要去学网上那些所谓"萝莉音"、"御姐音"、"正太音"之类的伪声。

想要保养好我们的声音,日常生活习惯也是重点。对于生活中的保养,结合老一辈播音员主持人的"真知灼见",企鹅提醒大家"四宜"∶

1.宜早睡

我曾经问过一位播音前辈,您年近古稀却依旧声若洪钟的办法是什么? 老师回答我∶睡觉啊,好嗓子是睡出来的!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查一下,还在世的老一辈播音艺术家里面,葛兰老师88岁,陈铎老师82岁,虹云老师77岁,于芳老师68岁,他们都有早睡早起的好习惯。所以,熬夜是声音最大的敌人,充足睡眠就是最好的"养声"。

2.宜"忌口"

常言说"病从口入",声音和饮食的关系也十分密切。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压力都大,吃一点辣的东西,特别是男士最好再能喷个云吐个雾、小酌上一杯冰镇啤酒,这的确是很多人排解压力的方法之一。但是我们的食道紧挨发声器官,冷、热都很容易传导过去引发不适,加上烟酒包括辛辣食物都会导致声带充血影响闭合效率、造成发声疲劳,所以减少过凉、过热、过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烟、酒摄入也是声音保健的一大关键。

3. 宜保暖

刚才说到了冷热刺激,这里展开讲讲。 人的发声器官其实是非常害怕受凉的,谈我的切身感受,我感觉自 己一年当中最难熬的季节就是秋冬季了,"喝"一口干冷的风,就像是生生咽下去了一个钢丝球,那滋味怎一个酸爽了得!所以提醒大家,一旦能够感受到风里的凉意以后,建议戴好口罩、避免吸入冷空气,当然这对我们的疫情防控也是有帮助的;同时秋冬季请尽量不要迎着风讲话,要注意颈部的保暖,围巾一定要常备。

4.宜健康

声音其实是我们健康状况的真实写照。就像人的开心与不开心都写在脸上一样,我们的身体健不健康—听声音就能够听出来。所以最后提醒大家,增强体质、勤加运动、保持健康,且呼吸道疾病一定要尽早治疗,避免对声音带来不可逆的损害。

又到了总结时间,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一段话送给大家∶精神畅快,心气平和,饮食有节,寒暖当心,起居宜时,劳逸均匀,练嗓保嗓。都贵有恒,由低升高,量力而行,五音饱满,唱出剧情!

好了,今天的回答就到这里,如果您身边也有亲友为这个问题疑惑,欢迎您转发给他们,共同学习。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