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0-8293-3065
热门推荐

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缺口较大,人才队伍建设急需提速

来源: | 编辑 : 大健康教育 | 时间 : 2021-06-29 | 121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(民政部培训中心)老年福祉学院院长屠其雷介绍,目前全国各地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大致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种,专职指第三方老年人评估机构,兼职则指由养老机构从业人员担任评估师,两种类型的评估从业者人数在10万人以上。常见的评估方式分为三类:第三方评估、养老机构评估后再由相关部门抽查或普查、养老机构独立评估。

如何在老年人评估领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真正让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安?

首先,加强养老服务评估人员的专业建设。目前,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缺口较大,人才队伍建设急需提速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自2016年起开设了《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》课程,供老年服务与管理、老年保健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学习。授课教师唐金容介绍,相比之前更侧重护理工作的健康评估课程,现阶段的评估课程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。

“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的专业性强、对综合能力要求高,评估师除了具备一定的医学、社会保障、社会工作、心理学、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外,还需有较强的表达、沟通和观察能力,且拥有养老行业的实践经验。”唐金容说。

其次,相关部门应尽快开展职业资格认定工作。尽管目前“老年人能力评估师”已被确定为职业,但所谓“持证上岗”的“证”并未统一:一些行业协会、养老机构、培训学校等主体都有自己的培训和考核方式,认可度和权威性都不如国家统一规划和管理的职业资格认定。

孟庆娟表示,未来评估从业人员经正规培训、持证上岗后,也要被相关部门监管,以真正掌握老年人的照护需求。这样一来,将有利于政府和行业进行决策、规划市场供给和合理分配有限的养老资源。

再次,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化、规范化、人性化的老年人能力和需求评估制度。早在2013年,民政部就已发布老年人能力评估的行业标准。由于该标准在某些方面还不够量化和细化,在实际运用中关注老年人的能力却忽视老人及其家人的意愿,一些评估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喜欢使用此标准。而评估工具和标准的不统一,又会导致评估结果主观性强,不够准确。因此,民政部门应与卫生、医疗保障等部门共同推进评估体系的完善,根据我国老人的实际情况确定失能状况和护理服务等级,并鼓励社会力量、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评估,促进评估工作成为独立定责的岗位,确保评估结果科学、客观和公正。

最新文章